2022年,伊朗上映的电影《第三次世界大战》引发了广泛讨论,使得“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一话题重新进入了公众视野。如今,我们国家已经享受了超过七十年的和平牛客栈策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逐渐愈合,但战争的阴影或许始终未曾完全消散,潜在的危险依然存在。这个话题最初是对世界大战发展趋势的预测,随着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长时间对峙,它逐渐成为全球影视、文学作品探讨的热门主题,也引起了各国领导人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会爆发吗?如果发生,又会是哪个国家首当其冲?中国对于“三战”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对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一些中国报刊就开始讨论未来可能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不过,那时的讨论更多的是对即将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测与推演。
展开剩余85%1943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的一次演讲再次激起了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广泛讨论。这次讨论带有明显的舆论战色彩,各方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对这一话题做出了不同解读。1945年,国共两党都开始认真考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然而,各方对于“三战”的看法并不一致。
中共当时否定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而国民党则认为,美苏之间的冲突迟早会爆发。这一分歧对战后国共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到了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逐渐明朗。欧洲战场上,德意联军节节败退;在太平洋战场,美军成功击退日军在瓜达卡纳尔岛的进攻,日军开始转入防御态势。中国战场上,日军也陷入困境。全球战局对轴心国集团越来越不利,法西斯轴心国的困境促使其试图通过操控舆论来离间同盟国的关系,借此改变战局的力量对比。
在这一背景下,华莱士首次提到“第三次世界大战”,引发了舆论对这一可能性的热烈讨论。根据华莱士的演讲及其战后倡导美苏合作的立场,我们可以看到,华莱士的主要意图是呼吁反法西斯阵营国家加强团结,并批判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思潮。然而,日伪当局却对华莱士的言论进行了曲解,试图在离间反法西斯阵营的同时营造悲观情绪,鼓舞自身士气。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中的一些高层领导也对华莱士的讲话做出了错误解读,尤其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部分国民党高层。他们从反共立场出发牛客栈策略,误解了美苏关系的变化,并希望借日本进攻苏联来推迟国内深刻危机的爆发。
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国共两党都在谋划战后的政治格局,尤其是美苏关系是否能和平共处,成为了两党制定战后政策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国共两党在战争结束前后对于“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性的判断,深刻影响了战后中国历史的走向。
毛主席在中共中央的立场与蒋介石完全不同。毛主席认为,战后美苏将会保持和平与合作,因此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他的依据有三点:首先,苏联具备制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力量,且全球民众强烈反对新的世界战争;其次,毛主席认为英美等西方阵营内存在分歧,部分人依然愿意与苏联合作;最后,他认为,英美必须借助苏联力量来打败日本,这样的背景下,美苏关系的破裂不会导致彻底的战争。
在日本宣布投降后,毛主席再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表示:“现在我们的抗日战争已经结束,进入了和平建设阶段,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能爆发。”这一判断对国内的政治决策产生了直接影响。中共坚持了联合政府的主张,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希望在美苏合作的大背景下实现国共和平。然而,由于国民党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这导致了国共两党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谈判破裂,双方走向全面战争。
这一时期对“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性的判断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战后,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国内关于三战的讨论并未停止,尤其是在美苏冷战时期。战后,美国和苏联普遍认为,若再爆发战争,将很可能是美苏间的核战争。因此,两国都尽力保持军事优势,并开展了一系列防备计划。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逐渐从“两极格局”转向“多极化”趋势,超级大国美国的地位也逐渐被削弱。新兴大国和多方势力的崛起,使得全球力量逐步平衡。然而,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军事技术的不断革新,为未来的战争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如今,二战结束已超过七十年,但全球形势仍在发生剧烈变化。尤其是在疫情爆发后,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会以某种形式爆发。疫情蔓延全球,加剧了国际政治的动荡,也推动了世界秩序的重塑,部分人甚至将其视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奏。
然而,现实中,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仍然是极为不可能的。大国之间为了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愿意陷入战争带来的巨大代价。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带来了惨痛的教训,战争的代价仍然提醒着世界各国珍惜和平。
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保持警觉,以防突发的战争局势。若真的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最先面临灭顶之灾的很可能是日本。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国家专家的认同。首先是日本的经济脆弱,全球化使得日本对外依赖极重,若发生战争,其经济必将遭受严重冲击。其次,日本的地理位置也极其危险,位于美、俄等大国之间,历史上,每次战争爆发,大国间的争斗都会波及周边小国。最后,日本长期不认二战罪行的态度也让其在国际上树敌众多,一旦战争爆发,日本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
总体来说,毛主席在当年就曾预言过,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几率极小。作为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国家之一,中国不愿再见到战争重蹈覆辙。经过七十多年的和平,我们要珍惜这一得来不易的安宁,同时,也需要警惕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提升国防能力,以备不时之需。
发布于:天津市易好商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