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六安4月25日消息(记者徐秋韵)四月的皖西大地,碧空如洗,水光潋滟。在皖豫交界的史河之畔,五里拐橡胶坝悄然矗立,坝下广盛网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在江淮果岭片区,叶集区打造综合文旅项目,游客前来赏花摘果住民宿。河水、田园、村落共同勾勒出六安叶集区生态治理与文旅融合的新图景。
一座橡胶坝:以水为脉,激活绿色发展动能
六安市叶集区南接梅山水库,北依淮河水,“人间天河”淠史杭史河干渠贯穿全境。近年来,该区围绕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做足水文章。驱车驶过沪陕高速史河桥,北侧的五里拐橡胶坝如一条巨龙横卧河面。这座总投资3.08亿元的工程于2024年5月底完成水下工程通水验收,9月底蓄水试运行。
五里拐橡胶坝(央广网发 六安新周报供图)
如今,橡胶坝的建成不仅稳固了河床基础,更让1000万立方米的清流在此驻足,波光粼粼的河流化作润泽万物的生态动脉,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史河湖”。
展开剩余59%叶集区水利中心副主任刘振介绍,工程建成运营后起到稳固河床防止下切的作用。同时,史河陈淋子大桥以下至橡胶坝段已形成水清岸绿的网红打卡地广盛网 ,为六安叶集、河南固始共建、共治、共享史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做出了贡献和示范。
作为史河生态廊道建设的核心工程之一,五里拐橡胶坝以水为媒,激活了这片土地的绿色发展动能,让两岸人民得以共赏“一河碧水连两省”的诗意景观。
一片果岭:农文旅融合,唤醒沉睡的乡土记忆
春日,距史河湖15公里的江淮分水岭上的“江淮果岭”,游客络绎不绝。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如今变身6.2万亩“江淮果岭”,通过推进“双万工程”和“果岭标准地”流转发包模式,叶集区打造了以秋月梨、平岗鲜桃为核心的3.23万亩果岭基地,年综合产值达6亿元。吸引了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入驻。
花田·岭上民宿(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摄)
花田·岭上民宿群则镶嵌在江淮果岭的翠绿画卷之中,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民宿之内,环境干净整洁,露营基地与霍比特小屋相映成趣。据负责人介绍,这座投资3.2亿元打造的文旅综合体,将废弃荒坡改造成梯田花海,游客不仅能体验果蔬采摘、星空露营,还能参与农耕文化研学。项目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民转型为"田园管家",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昔日"空心村"重现生机。
来自六安的游客张女士告诉记者,在这里,可以找到"归园田居"的闲适。
据了解广盛网 ,江淮果岭独特的农文旅资源2024年吸引游客5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21%、25%。
发布于:北京市易好商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